当前位置: 中视快报网> 综合资讯> 正文

姓名中的避讳讲究

中视快报网官网(ccutv.cc)中视新闻

姓名中的避讳讲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避讳制度始于秦始皇,一直持续到清朝,期间形成了严格的避讳规则,涉及到国讳、家讳和圣讳三个方面。

国讳

国讳是指全国上下臣民都需要避讳的皇帝的名字。具体来说,避讳的对象包括皇帝本人的名讳、字,以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讳。此外,还需要避讳皇帝的前代年号、帝后的谥号、皇帝的陵名以及皇帝的生肖和姓氏。例如,秦始皇名叫嬴政,因此“正月”改为“端月”,同音同字都被认为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清朝时,四阿哥胤禛继承大统,其他阿哥王爷都要避“胤”改为“允”,如我们熟悉的果郡王“允礼”。

家讳

家讳,也叫私讳,是指对家中长辈(包括父辈和祖父辈)的名讳要回避。这种避讳主要是出于对尊长的尊重。例如,司马迁为了避免冒犯其父“司马谈”,在《史记》中凡是出现有“谈”字的名字,一律改名。唐代诗人李贺因为避讳父亲的名字“晋”,竟然不能考中“进士”。

圣讳

圣讳是指避开圣贤的字,主要是孔孟二人。孔子名丘,清朝时规定凡丘姓皆改为“邱”。在读孔丘时,“丘”字读“某”音,以示对孔圣人的尊重。

避讳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但过于追求条条框框,反而影响了社会效率,并不可取。

当今社会对姓名避讳的看法

在当今社会,姓名避讳这一传统早已被摒弃,是属于君主专制的封建传统。但尊老敬老的美德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百善孝为先,虽然不用在名字上、繁文缛节上斤斤计较、恪守宗规,但可以从实际行动落实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美好品质。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采访团港澳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粤港澳华文媒体联合采访团成员名单

团长:

常建国(中华新闻社社长、西安市侨联副主席)

副团长:

王群(华人世界网总编辑、共工新闻社首席观察员) 黄光宇(澳门红刊杂志、出版社负责人)

成员:

梁玲(共工新闻社副社长、采访团秘书长)|蔡紫峰(资深华文媒体人)|熊宇(大众新闻报社社长)|骆闻(资深媒体人)|陈杰(共鸣新闻总编辑)|钮则坚(中国晨报社长兼发行人)|许衙评(西北建设杂志社总编辑)|周浩宇(中国晨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许卫平(中国文旅传媒网总编辑)|赵韦(红星网络电视台台长)|李远方(资深华文媒体人)|刘伟(中视快报网负责人)|薛迅(曙光通讯社社长)|武跃先(澳门都市报总编辑)|雷挺(大湾区经济网总编辑)


中视快报网官网www.ccutv.cn/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中视快报  文旅新闻  综合新闻 健康新闻 中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