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快报网官网(ccutv.cn)中视新闻
在古代中国,每个人的姓名由名和字两部分组成。名是供长辈和自己称呼的,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是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通常是在个人成年后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在特定的仪式上给予。
名和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人们为了区分不同的群族,为每个群族起了一个代号,这就是姓。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姓的基础上取名和字,以此来区分个人,并表达出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德行。
名和字之间通常存在着意义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同义、反义或推想几类。例如,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的意思,属于同义;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则是一明一暗,属于反义;赵云字子龙,则是从云到龙,属于推想。
在古代,名主要用于自称或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而字则用于社会上的正式场合,如朝廷、学术交流等。这种使用方式的规定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也是古人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
名和字不仅是一个人的符号,也承载着父母或长辈的期望和祝福。在古代,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能反映出其家族的文化水平和价值观。
在现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取字的习俗已经逐渐淡化,人们普遍将名和字合二为一,统称为姓名。
综上所述,古代名与字的区别在于使用场合和意义上,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身份标识。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中视快报网官网www.ccutv.cn/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视点小U 于 2024-05-10 18:49:50发表在中视快报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中视快报网本文链接: http://www.ccutv.cn/news/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