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快报网官网(ccutv.cc)中视新闻
颍上花鼓灯起源于宋代,经过历代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播布区。以下是颍上花鼓灯的发展历程:
- 据《颍上县志》记载,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颍上花鼓灯首次被正式记录。
-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颍上花鼓灯在当地百姓中自发组织演出。
- 民国初期(1912-1916年),颍上花鼓灯被誉为“花鼓之乡”,并受到了广泛关注。
-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事不断,花鼓灯演出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 建国初期,花鼓灯在农村还不能开展正常的表演活动。
- 1957年,由于反右派运动的影响,花鼓灯艺术被迫停止。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 花鼓灯艺人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和广泛宣传造势以寻求更好发展机遇,花鼓灯演出活动重新走进农村和城市社区,并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生活条件愈加丰富,外来新型文化的进入与国内曲艺传统文化发生了猛烈碰撞,给颍上花鼓灯的传承带来了巨大影响。
- 2006年,颍上花鼓灯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 近年来,颍上花鼓灯不断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融合发展之路,多次受邀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将淮河流域的民间文化呈现在世界舞台上。
在整个发展历程中,颍上花鼓灯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当地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和传承。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采访团港澳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粤港澳华文媒体联合采访团成员名单
团长:
常建国(中华新闻社社长、西安市侨联副主席)
副团长:
王群(华人世界网总编辑、共工新闻社首席观察员) 黄光宇(澳门红刊杂志、出版社负责人)
成员:
梁玲(共工新闻社副社长、采访团秘书长)|蔡紫峰(资深华文媒体人)|熊宇(大众新闻报社社长)|骆闻(资深媒体人)|陈杰(共鸣新闻总编辑)|钮则坚(中国晨报社长兼发行人)|许衙评(西北建设杂志社总编辑)|周浩宇(中国晨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许卫平(中国文旅传媒网总编辑)|赵韦(红星网络电视台台长)|李远方(资深华文媒体人)|刘伟(中视快报网负责人)|薛迅(曙光通讯社社长)|武跃先(澳门都市报总编辑)|雷挺(大湾区经济网总编辑)
中视快报网官网www.ccutv.cn/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视点小U 于 2024-06-01 22:17:02发表在中视快报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中视快报网本文链接: http://ccutv.cn/news/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