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快报网官网(ccutv.cc)中视新闻
工业遗产的当代蜕变
记徐汇滨江不可移动文物·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提到徐汇最近几年的新发展重点,肯定绕不开成功转型的滨江地区。曾经倚靠黄浦江畔发展起来的“老工业锈带”,依托留存下来的人文历史风貌,在新时代历经华丽蝶变,成为文艺、体育类时尚地标聚集地。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外观
今年10月,借着巴黎奥运会余热犹存的东风,“FISE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上海站”在金秋的徐汇滨江举办。包括因中国选手奥运夺金而广受欢迎的“自由式小轮车”在内的6类比赛项目,纷纷亮相,点燃体育爱好者们的心中激情。本次巡回赛主场馆舍之一便是造型独特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同时也是“徐汇区文物保护点”,登记名称为“华商水泥公司龙华厂预均化库旧址”。
上海水泥厂建筑图纸
上海华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华厂于1920年兴建,创始人是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巨头刘鸿生。拥有“火柴大王”“纺织大王”“水泥大王”等多项“王冠”的他,联合老乡朱葆三斥巨资在龙华镇南部广大区域兴建第一家华资湿法水泥厂,引进当时在世界上领先的德国技术,长远目的是“师夷长技”,培养更多中国自己的水泥生产人才。1923年,龙华厂开始生产“象牌”水泥,因可靠耐用,长期在与进口水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畅销全国。龙华厂也渐渐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水泥厂。
爱国资本家刘鸿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华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华厂改称上海水泥厂,完成了公私合营。在占地广袤的厂区内,有多处单体建筑入选了第二批“上海工业遗产”名录,其中1994年建成的预均化库,其规模是当时我国水泥制作行业同类之最,技术水准达到亚洲顶级,因此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成为老厂区内获得“不可移动文物”身份的一枝独苗。
上海水泥厂预均化库旧照
2010年世博会前夕,在历经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后,为适应城市改造更新和行业可持续发展,上海水泥厂整体迁址他处。之后十来年,厂区面貌发生不小改变,和几处工业遗产一起完整保留的预均化库旧址,经历过几番较小幅度修缮改造,结合徐汇滨江打造文化时尚类地带的大背景,陆续举办了几次艺术展览和文艺演出。出于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的需求,2023年对这幢建筑完成了保护性修缮。通过修缮,在保持建筑风貌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后续使用功能的需求,对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和设施设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最终预均化库旧址以“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的身份全新亮相。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内部
新的穹顶艺术中心承接各种会展、演出,引入了一些室内体育赛事项目。在FISE极限运动巡回赛落幕之后,以穹顶艺术中心为核心的“GateM 西岸梦中心”滨水文化发展项目将深入推进建设,属于徐汇传统亮点的体育元素将再度增加。现今,活动区域还仅限于滨江偏北地带的滑板和攀岩等项目,接下来在穹顶中心以南地带也会开辟新的场地,两大板块遥相呼应,共同促进徐汇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
徐汇滨江浓厚的体育氛围
这个社区学校获市级大奖!
让患者也能读懂诊疗指南!这家医院推出肺癌科普新举措
遇见“顶流”,看“衡复之变”的背后|汇营商 惠万企
青年夜校“针功夫”,国风文化“吹进”西岸楼宇
168场就业服务活动等你来参加!徐汇有这些→
文稿:徐汇文旅
编辑:邱彩红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采访团港澳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粤港澳华文媒体联合采访团成员名单
团长:
常建国(中华新闻社社长、西安市侨联副主席)
副团长:
王群(华人世界网总编辑、共工新闻社首席观察员) 黄光宇(澳门红刊杂志、出版社负责人)
成员:
梁玲(共工新闻社副社长、采访团秘书长)|蔡紫峰(资深华文媒体人)|熊宇(大众新闻报社社长)|骆闻(资深媒体人)|陈杰(共鸣新闻总编辑)|钮则坚(中国晨报社长兼发行人)|许衙评(西北建设杂志社总编辑)|周浩宇(中国晨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许卫平(中国文旅传媒网总编辑)|赵韦(红星网络电视台台长)|李远方(资深华文媒体人)|刘伟(中视快报网负责人)|薛迅(曙光通讯社社长)|武跃先(澳门都市报总编辑)|雷挺(大湾区经济网总编辑)
中视快报网官网www.ccutv.cn/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4-11-19 15:56:55发表在中视快报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中视快报网本文链接: http://ccutv.cn/news/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