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快报网官网(ccutv.cn)中视新闻
稿源:上海市政府网 编辑:刘伟
记者 张熠
走进嘉定安亭的嘉亭荟商圈,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商场中央的舞台上,群众文艺“百团汇演”热闹登场,由于座位有限,不少市民围在四周,站着看完了全场演出;二楼中庭则开出了首家嘉定区非遗主题线下综合店“嘉有好店”,嘉定竹刻、安亭药斑布等非遗项目在这个迷你展览馆中与市民见面……昨天,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在“城市美育日”正式启动,主会场设在嘉定。与此同时,演出、集市、快闪、国潮、非遗、AI互动、City Walk等千余场活动在全市各区的商圈、街区、社区、公园、广场、水岸、绿地展开。
“主会场首次走出文化场馆,走进大型商圈,不仅为商圈注入了文化,也带来更多人气。”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说,“通过文旅商体展联动,不仅提升全民美育素养,还可以促进文旅消费,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双丰收。”
“嘉有好店”中,不少市民在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前驻足。“这是‘嘉有好店’的首店,传承人平时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我们这次召集大家集中售卖,既想向市民推广非遗,也希望促成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合作。”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职员李南倩特地穿了一身中式服装,她向记者介绍,摆在店内的共有24个嘉定区的非遗项目,总计150多款商品。
店内一角,王阿姨专心致志地挑选洞箫。“我是初学者,刚上手,就觉得它很好吹,传承人制作的洞箫和网上买的很不一样,竹壁的厚度、音色那种空灵的感觉都不一样。”
“总体来看,大家对嘉定竹刻最感兴趣,毕竟它是国家级非遗。”李南倩观察到,八分园的搪瓷杯和中式糖果则是销售的热门产品,“今天首单开张的就是厚米系列的搪瓷杯,古怪又可爱,很受年轻人的喜欢。上周F1赛事期间,搪瓷杯也受到很多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首店开出后,我们今年计划在一些商圈、酒店、景区布局非遗主题的‘嘉有好店’,让大家领略嘉定非遗的特色。”嘉定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朱旭说。当日,嘉定区“社会大美育”联盟成立,47家成员单位携手,推动美育资源直达市民身边。“嘉定这几年一直在打造一个集群化的公共文化体系,集合全区的公共文化场馆、民营文化场馆,包括艺术类的协会、培训机构等美育资源,通过嘉定的品牌项目,把美育资源导入商圈、社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让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上海曾经的老城厢。”《上海新发现:海派城市考古》作者丁广吉带领一群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外籍人士“走读”上海,从老城厢一路前行至陆家嘴。这场由市群艺馆主办,全长1.5公里的“穿越时空的海派之旅”,让老外们感慨上海百余年来的沧海桑田,“更爱这座城市了”。
另一群老外,则通过武术这一传统文化,融入上海这座城市。“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成龙的电影,很想去中国学功夫。”瑞典人大熊是一名演员,喜爱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武术,来上海后,他慕名找到虹口精武会的老教练高铁鸟学习心意拳,现在打得有模有样。
当日,大熊走上了市级群文汇演的舞台,和其他几位外籍武术爱好者共同表演《中华武魂》,展示卢氏心意拳和八卦掌。虹口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虹口国际化社区的打造,越来越多外籍人士被虹口独特的文化魅力所吸引,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
在“城市美育日”,处处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海派文化魅力。在襄阳公园,徐汇区以电影之名,开启市民美育“第一课”。今年,徐汇区结合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的契机,将联动区域内院团院校、文化场馆,推出涵盖“电影+音乐”“电影+阅读”“电影+美术”“电影+旅游”的美育系列活动,120项精彩内容覆盖全区40多个公共空间和点位。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中视快报网官网www.ccutv.cn/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5-03-30 16:19:12发表在中视快报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中视快报网本文链接: http://www.ccutv.cn/news/9835.html